-
太姥山地質奇觀(圖文)
- 時間:2010-09-26 09:25:00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福建省東北部的福鼎市境內,集山、海、川、島景觀于一體,以“山海大觀”著 稱。地理坐標東經120o06′-120o27′,北緯26o55′-27o10′,面積373.76平方公里。2004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批 準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
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以燕山晚期鉀長晶洞花崗巖峰叢、石蛋地貌為特色,兼有海岸島礁、海島湖泊、曲流瀑布、輝長巖石柱林等在內七大類地質遺跡,保存了巖漿 侵入噴發后期改造的十分豐富的地質遺跡。一億年的地質發展史“成就”了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成為集峻嶺、奇石、異洞、斷崖、峰叢、石蛋、曲流、高瀑、大島、 金沙、美礁為一體的地質遺跡“大觀園”。
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景點眾多,地質景觀獨特、風景秀麗、風光迷人,極具觀賞性。擁有太姥山岳峰叢洞穴核心園區、大崗頭海蝕及花崗巖石蛋園區、晴川灣濱海沙 灘園區、九鯉溪曲流瀑布園區、福瑤列島海蝕地貌園區、大嶂山輝長巖石柱林園區和古寺名剎、摩崖石刻、翠郊古民居、冷城古堡、畬族民俗風情等人文景觀景區。 走進地質公園,更可領略太姥云霧、東海日出,賞海天同色、綠草怡情,觀漁舟泛海、漁女織網,覽風吹浪涌、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海潮美景,以“清水出芙 蓉,天然去雕琢”的原生態,成為游客青睞的旅游勝地。
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花崗巖地貌是黃山式高山峻嶺花崗巖峰林地貌和鼓浪嶼式石蛋地貌之間過渡型地貌,為小型石林式峰林為主的地貌類型,是國內唯一的花崗巖丘 陵地形上發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區,也是國內晶洞花崗巖帶上唯一的峰林地貌。花崗巖嶂谷式疊石洞形成于斷裂-流水侵蝕(包括海蝕)-崩塌巨石疊復,以多、窄、 長、深、奇為特征,有別于安徽黃山和內蒙古克什克騰的花崗巖洞穴。園內的現代海岸地貌代表了典型的下沉海岸。大嶂山橄欖輝長巖是上地幔產物,與晶洞花崗 巖,代表大陸邊緣活動帶深斷裂發育的構造環境,其六角形柱狀節理的石柱林高達170余米,為火山頸相(火山口根部)的典型產物。眾多的地質遺跡為地質科學 研究、普及地質科學知識提供了豐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