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久久精品视频-日韩久草视频-日韩久草-国产成人短视频-国产成人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 乍得旅游:一位油田工程師眼里的別樣風景

  • 時間:2016-04-27 10:44:37  來源:旅人世界線上分享會  作者:lynn


1.jpg
乍得,一個遙遠的非洲國度,一個非常貧窮的非洲小國。位于非洲中北部,是一個全內陸國家,沒有任何的海岸線,再加上全年高溫炎熱,自然條件比較惡劣,因此又被稱為“非洲死亡之心”。我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工作,一待就是三年。
我叫Jarod,來自內蒙古,目前正在極力推廣數字游民生活方式,是數字游民部落的創始人。我之所以會去乍得并且在那度過三載的時光,完全是因為工作的原因。
我大學學的是石油地質專業,畢業之后受聘于一家法資外企,然后外派我去國外挖石油。這家公司一開始給我分配的工作地點是利比亞,但是利比亞簽證實在是太難辦,最后簽證沒辦下來,緊接著金融危機爆發了,然后我的工作地點又被換到了也門,但是等我也門簽證辦好了之后,都打算要過去了,結果被通知那邊不需要人了。最后,我就這樣被分配到這個叫做乍得的國家,并且在那里一干就是三年。
在乍得度過的三年春秋,雖然條件非常艱苦,但卻也有笑有淚。我因為是去工作,不是去旅游,所以看東西的視角可能會有所不同。

乍得印象
說到乍得,很多人都問我乍得在非洲哪?大家來看看這個非洲地圖,就會清楚了。

4.jpg

從地圖上看,乍得北面靠著利比亞,南面是真正意義上的黑非洲。是一個全內陸國家,沒有任何的海岸線,背面有一部分是沙哈拉沙漠。所以這個國家的自然條件還是蠻惡劣的,典型的熱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高溫炎熱。
乍得路況很差,當時我工作的地方在乍得首都恩賈梅納以南500公里的地方,雖然不是很遠,但是由于路況差,所以一般都是乘坐那種16座的小飛機前往。
8.jpg

飛機飛得比較低,可以看到一些地面上的地貌。
5.jpg

6.jpg

7.jpg

恩賈梅納沒什么高樓,最好的建筑是總統府和凱賓斯基酒店,其它的建筑都是在上面照片上看到的那樣,甚至很多是茅棚。

乍得工作和生活
我是2009年去的乍得,那時乍得還是全球第三窮的國家(好像僅僅追隨索馬里和阿富汗)。 這個國家在發現石油之前,經濟支柱是出口棉花和牛肉。
2008年,中石油購買了加拿大Encana公司在乍得的勘探區塊,并發現了大量的石油。乍得的GDP也因石油收入有所改善,但也只是肥了權貴的腰包。跟非洲大多數國家一樣,這個國家腐敗猖獗,貧富差距非常大。
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生活在石油公司建的全封閉的camp里面的,住的房間是集裝箱改造的。
一個oil camp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10.jpg

我剛到的時候連辦公室都沒有,看下面圖片上那個紅色的集裝箱就是臨時辦公室,不過我們大部分時間是在那輛藍色的卡車里面。

11.jpg

油田上的工作是不分晝夜的。
13.jpg

風餐露宿也很正常。
12.jpg

我們除了幾個外國的工程師外,工人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我在那里的幾年跟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4.jpg

平時工作還是很忙的,條件雖然艱苦,但卻簡單快樂。
24.jpg

我能跟外面的世界接觸的途徑只有一種,那就是在從基地到井場的路上,如果我們乘坐的小飛機停飛,就只能開車從首都到基地。在路上走走停停,能看到一些乍得普通人的生活。
15.jpg
18.jpg
19.jpg

讓我比較感觸的一件事兒是,有一次我們的小飛機停飛,我們開車去基地的路上,一位本地員工突然犯了癲癇,翻白眼,口吐白沫,我們只好改道去當地村莊的一個診所。到診所門口我被驚呆了,門口一堆躺在地上輸液的,輸液瓶都在樹上掛著。

總體來講,乍得的生活水平還是相當低的,但是這里的人們好像都活得很快樂。那些生活在路邊小鎮上的,就是所謂的城里人;而到了我們鉆井現場,那里就是村莊。偶爾會有鉆井現場離當地村子比較進,我們就會抽空去村子里采采風。
到村子里看到的最多的就是這些光屁股的孩子,很多因為營養不良挺著浮腫的大肚子。
21.jpg

乍得的法律允許一夫多妻制,我手下有一個工人有四個老婆,11個孩子,而且他還計劃生更多。孩子生得多,死得也很多。主要死于各種疾病,饑餓,特別是瘧疾。那些攜帶瘧原蟲的蚊子每年都要在非洲奪走好幾百萬孩子的生命。瘧疾是非洲人民的天敵,幸好中國發明了青蒿素,能夠挽救很多非洲朋友。中國對非洲出口援助最多的藥品就是青蒿素。

25.jpg
26.jpg


有時候工作不忙的時候,碰到周五,我也會跟工人去基地附近的一個村莊趕集,大家在集市交換各種農產品和生活必需品。集市還是蠻熱鬧的,基本上各種生活必需品都能買到。很多國產的劣質產品都被出口到這里,在這里就都成了寶貝,他們只能買得起劣質的中國貨。

28.jpg

一個負責給我們基地打掃衛生的小工,盛情地邀請我去他家做客,我就去了。去了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家徒四壁。
35.jpg

乍得教育和語言
他們的教育環境也是相當的落后,這個就是所謂的學校。
30.jpg

乍得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和阿拉伯語,二戰后乍得曾被法國殖民,因此法語基本上是通用的,首都以北很多人也說阿拉伯語,但是到了村子里面他們就只會當地的土話,所以英語在這里根本就行不通,要交流基本只能靠比劃。

乍得食物
乍得人主食是木薯,他們喜歡把木薯煮成糊裝然后撒上臭臭的干魚吃。當然過年過節也會吃肉,他們愛吃牛羊肉,跟我們蒙古族一樣,也吃各種內臟下水,魚干夾木薯。當然他們也深受法國人的殖民營銷影響,他們愛吃面包,在首都恩賈梅納可以找到非常正宗的法餐和法式面包。市中心一家叫Le Central的餐廳,有個胖胖的法國大廚,時不時從廚房走出來跟每位顧客握手說Bonjour ,ca va?(你好,怎么樣?)。

乍得野生動物

很多人也問我是不是有很多野生動物,其實我見到的還是比較有限。最常見的是各種蜥蜴,基本上滿地都是,常年都有。
我最喜歡這種,個頭比較大,而且喜歡做俯臥撐。
37.jpg

偶爾運氣比較好能看到一些變色龍
38.jpg

有一次我們吊裝集裝箱,吊起來后發現一窩小山貓,還不會走就已經會咬人了,樣子看起來很可愛。
39.jpg

除了這些動物,還有蛇,烏龜,各種鳥類,猴子,鹿,松鼠。至于什么斑馬,大象,犀牛我還真沒在乍得見到過,可能需要去更加人跡罕至的地方。

乍得異族人
有時候在路上會看到一種比較奇怪的少數民族,我當時并不知道他們是Wodaabe部落,后來去巴黎一個博物館看了一個紀錄片才知道。嚴格的說他們不算乍得人,是一個游牧民族。常年游走在乍得,尼日爾,中非共和國這一帶,他們就是趕著牛群走,這種人的特點就是男人長得都跟女人一樣,而且打扮得花枝招展,還有他們一生只吃一種東西,牛奶。我那時候在路上看到過很多次,不過在后來很可惜再沒見到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wiki百科查看更多詳情。
奇怪的游牧民族.jpg

乍得旅游
乍得的旅游資源比較有限,而且由于經濟落后,政局不穩,旅游業幾乎屬于停滯狀態。再加上在網絡上能查到的關于乍得的相關信息也比較少,因此越發顯得這個國家比較神秘。前往乍得的外國人基本都是做生意的、公司外派的、外教,傳教,聯合國之類的,至少我從來沒見過專門去那邊旅游的。
中國人去乍得的簽證很不好辦,目前在國內不開放個人旅游簽證,只有商務簽,來這邊工作的簽證,也是先辦理好了商務簽證之后再在這邊當地辦理工作簽證。簽證辦理可參考:中國公民入境乍得如何辦理簽證

乍得宗教
乍得的宗教是從南向北過渡的,北面利比亞那是伊斯蘭,所以靠北的以伊斯蘭為主,然后到南面逐漸變成基督教,不管是哪個宗教,感覺都是特別虔誠,穆斯林一天五次祈禱一次都不能落下,到了齋月白天不吃不喝,不吃也就算了,乍得旱季白天動輒45-50度,不喝水真的很難熬。我們油田的工作不分日夜的,所以到了齋月,會優先安排非穆斯林員工上井干活,穆斯林員工盡量晚上干。

乍得消費
乍得雖然整個國家非常貧窮,但是在首都恩賈梅納也是常年世界消費水平前十的城市,東西真的很貴很貴。超市里的食品基本上80%是法國進口貨,還有一部分來自中東。
乍得使用貨幣為西非法郎(CFA),500CFA約合1美元。

乍得治安
我在乍得一直都比較謹慎,倒是還真沒遇到過什么危險狀況,而且我在那些年也比較太平。但是我們在街上遇到過壞警察,本來沒有闖紅燈,非說我們闖紅燈,后來給了他20000CFA的電話卡搞定了。另外,機場安檢人員一般都很流氓,會把你包里面所有東西翻出來看,看到他喜歡的東西會扣住然后跟你勒索。

來源:旅人世界八點檔達人分享
旅人世界二維碼網站用圖.jpg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愛旅行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