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以色列:死海漂流 馬塞達永不陷落(圖文)
- 時間:2011-01-17 17:30:05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不屈的精神
馬塞達永不陷落
離開死海,我們驅車前往馬塞達,這里是猶太人不屈民族精神的象征。
馬塞達是以色列中部山地伸向死海岸邊的最前沿,東北南三面是懸崖峭壁,山頂像桌面一樣的平地,在死海的反襯下顯得特別險峻雄偉。最初,希律王在此建立了自己的行宮。公元66年,猶太人爆發反抗羅馬人統治的起義,公元70年起義失敗,耶路撒冷被毀,1000多名起義者退守于此,羅馬人追蹤而至。在羅馬人準備發動最后的總攻前夜,1000多名馬塞達勇士聚集起來,決定寧可去死也不做羅馬人的奴隸。由于猶太人戒律中不可自殺,他們選出10個人,殺死所有其他的同伴,然后再相互殺死。等第二天羅馬人攻上這個要塞時,見到的只有遍地尸骸,而馬塞達堅守了足足有三年之久!被救活的幸存者讓馬塞達的英雄故事流傳世間,而馬塞達的遺址則淹沒在歲月的黃沙中,直到1838年被重新發現。
馬塞達要塞的山頂有幾個足球場大,除了宮殿廢墟,還依稀可以辨認出儲水池、猶太會堂等等的遺址,有的甚至連地面的馬賽克和墻面的油漆都依稀可辨,使人能夠大致設想起義軍在這里度過的最后歲月。對于猶太人來說,馬塞達是捍衛民族生存的代名詞。以色列軍隊的新兵宣誓儀式在這里進行,誓詞里有一句:Masada shall never fall again!馬塞達永不陷落!
從馬塞達驅車向北不遠,便到了因蓋地。我們拜訪了世界上最后的“人民公社”——“基布茲”,這里完全實行公有制,集體勞動,按需分配。最初返回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正是憑借這種組織形式,在沙漠中創造出了綠洲。但由于社會變化,現在基布茲中的年輕人越來愈少,最多的都是老人和孩子,而基布茲中也越來越多雇用的打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