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鎖定“野人”重點區 時隔30年神農架尋野人
- 時間:2010-10-14 16:48:18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身高2米以上、全身紅棕毛發、行動迅速,抓住人會大笑不止……自古以來,在原始森林區湖北神農架,一直流傳著神秘的“野人”傳說,與北美的“大腳怪”、西藏的“雪人”一樣,成為世界未解之謎。
到底神農架有無“野人”,多年來,人們對此爭論不休。有關專家表示,已經重新建立起神農架野人考察研究組織,正在籌劃對神農架進行一次大規模科學考察。
目擊不斷,“野人”蹤跡何在
位于我國北緯31度的神農架是全球中緯度地區唯一一塊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林區,被稱為中國冰川時代的“諾亞方舟”“動植物基因庫”,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永久性示范地。
自上世紀以來,不斷有人聲稱在當地見到一種半猿半人的動物,被描述為可以直立行走,身高可能超過2米,腳比常人大,全身長滿紅色或棕色的毛發。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會副會長王善才搜集“野人”資料已有30多年。他說,自上世紀以來,有400多人聲稱見過“野人”,有人甚至說和“野人”搏斗過。這些目擊者既有當地的農民、工人、軍人、公務員,也有來自外地的新聞記者、探險家、旅游者。今年7月4日,被稱為“野人毛”的不明毛發再次被發現。跟野生動物打了20多年交道的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科研所副所長楊開華說,“熊、鹿、野豬、羚羊等都沒有這么長的毛發。可能是神農架還沒發現的動物。”
時隔30年,爭議中重啟“野人”科考
從上世紀70年代起,“野人”目擊事件就引起了我國科學界的關注。從1974年到1981年,科學家們先后三次對神農架進行大規模科考,獲取了奇異毛發、腳印、糞便和睡窩等材料,但都沒找到能證明“野人”存在的直接證據。
為此,科學界對“野人”存在與否的意見分歧加大。武漢大學動物學教授胡鴻興等專家認為,迄今為止都沒發現“野人”活體,甚至連尸體和骨骼都沒發現,基本可以斷定不會存在這種動物。
“印度尼西亞發現猩猩經歷了194年,非洲黑猩猩和大猩猩的發現分別經歷了222年和234年。在科學的問題上,一切結論在調查的結尾,重在考察。”王善才說。
去年11月,在多位專家努力下,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會恢復成立,并于今年4月正式啟動,目前已有會員一百多人,其中包括數十位長期從事神農架“野人”考察的科學家和探險者。王善才是此次科考隊隊長。
王善才介紹說:“與以往的考察不同,今后的考察重點將是洞穴。現在神農架還有幾百公里的廣袤叢林沒有人進入過,搜尋‘野人’有很大空間。”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研究考察,專家們已基本鎖定了“野人”活動頻繁的三個重點目標區域,其中包括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神農頂、南天門、板壁巖一帶。屆時他們將組織三支考察隊同時進山考察。
科考還是炒作,“野人考察”會否成“周老虎”
此次“野人”科考消息一出,再次引發全國爭議。一些人表示,“野人”只是傳說,不值得再去考察,甚至懷疑科考又是為當地旅游開發造勢的“炒作”,而一年前炒得沸沸揚揚的華南虎照片造假事件也讓許多專家及公眾對此事持謹慎態度。
面對爭議,王善才表示,“‘野人’是個重大學術問題,不能不做考察就下否定的結論,‘野人事件’絕對不是‘周老虎’。”
他同時也表示,有不同聲音“很正常”,“30年前我們在神農架考察‘野人’時,發現有金絲猴,當時也有動物學家認為根本不可能,但是后來呢,不僅有,而且還有一大群。”王善才說:“如果能夠揭開‘野人’之謎,將對揭示人類的進化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
不論“野人”是否存在,在神農架,它已經成為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神農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陳光坤告訴記者,他們目前正在廣泛搜集有關“野人”的故事、傳說和目擊者,將以“野人傳說”的名義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