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節旅游市場火爆 市民需謹慎選擇旅行社
- 時間:2010-09-19 14:00:15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隨著中秋節和國慶節的到來,最近的旅游市場一片繁榮景象。我省各個旅行社也推出了許多精品路線和優惠服務,之間的競爭異常火爆。面對旅行社的種種優惠,許多欲出行的市民頓覺“亂花漸欲迷人眼”。
謹防陷阱業內人士出招
就消費者出游面臨的困惑,記者采訪了一位熟知旅游市場的業內人士。馬先生告訴記者,其實就價格來說,各旅行社都差不多,但準備出行選擇旅行社還是要倍加小心,因為旅行中很可能就會遇到陷阱:
一、旅游有陷阱。出去旅游,旅行社都會安排一定的時間和地點購物,這里面主要的問題有質價不符,強迫購物等。質價不符,就是買到的東西價格很高,但質量很次,甚至是有害物品。在購物過程中,有的導游甚至強迫消費者購物。在一些地方,導游會降低合同中承諾的標準,如本來訂的是三星級酒店,會變成兩星級的,四菜一湯變成三菜一湯。
二、導游和消費場所合謀,欺騙消費者。馬先生說,一次去四川旅游,在當地的農家樂中,他們要了一只烤全羊,主人服務熱情,啤酒、酥油茶等都上來了,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玩得倒挺高興。對于價格,主人說保管最低價,但最后結賬,把他們嚇了一跳。詢問主人才知道,唱歌跳舞等服務都是要收錢的。最后他們都掏了錢,但導游按慣例沒有掏錢。
三、改變線路。有的景點在合同上有,但實際上不去。或者導游帶你去別的地方,這些地方得另外交錢。
四、停車費。旅游社的導游帶消費者到商場購物,商場的負責人會按照人頭多少和消費情況給導游和司機不等的好處費,俗稱“停車費”。有的地方會不管購不購物,只要你在門口停車,都會給錢。
消費者的應對策略
馬先生說,現在整體的旅游市場還是比較規范的,但是,如果遇到上述情況,消費者要及時采取措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旅游過程中,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消費水平選購自己喜歡的物品和特產等,如果遭遇強迫購物,或者出現質價不符等情況,要妥善保管好購物發票及憑證,向當地旅游質檢部門和消費者協會投訴。如果變更路線或者強制消費,消費者有權拒絕,并要求退門票和其他費用。在消費的時候,一定要先問清價格再消費。
甘肅國泰旅行社的宋導游告訴記者,選擇旅行社,首先要選擇信譽度高的,并查看旅行社的經營資格、相關許可證是否齊全。其次,要和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明確合同內容,索要發票和旅游合同,以便日后維權。而對于旅行線路,主要是由消費者的出行目的和消費水平決定,同時還要考慮節假日的旅游熱點問題。世博游和臺灣游最近很火熱,世博會在十月底將閉幕,可以考慮在這之前暢游世博。這個月開放的臺灣游對甘肅的旅游者也具有很大的誘惑力,臺灣現在也是旅游的旺季,也是不錯的選擇。
甘肅西域旅行社的陳導游說,消費者在游玩的過程中要聽從導游的安排,保持聯系,注意自我保護。同時準備好衣物和必要的藥品。出游前了解目的地的氣候與民俗也是必要的。
“旅行前,消費者要查看旅行社與保險公司簽訂的《意外保險合同》,預防意外事件,也可以自己購買意外傷害險,這和旅行社強制購買的不沖突。”太平人壽保險公司甘肅分公司的王經理說。
相關專題: 中秋
-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