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航空09年盈利1.58億 比上年增長524%
- 時間:2010-09-15 17:51:01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盡管票價比國有航空公司低近33%,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還是在金融危機蔓延的2009年取得了1.58億元的盈利,這也是開飛4年的春秋航空取得的最好年度業績。
記者6日從春秋航空獲悉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該公司運力增加40%,客座率保持95%;營業收入19.9億元,比上年增長27%;凈利潤1.58億元,更是比上年增長524%。利潤猛增的訣竅之一是降低成本,僅這一項去年就為該公司節約1.3億元。
2008年金融危機剛爆發時,依靠民航建設基金的轉回,春秋航空勉強盈利2000萬元,而過去一年依然是航空業的寒冬,一個個民營航空相繼倒下,規模同樣尚小的春秋航空為何能平安度過?
降成本
自2005年成立伊始,春秋航空就一直奉行低成本戰略,2009年省錢已做到了骨子里。
早在2008年10月,春秋就感覺到了航空業冬天要到來。那時,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要求集團管理干部減薪30%,同時手機費和出差費用都要減半,部分交通費也被取消。公司還成立了航油節約、航材、會計、創收等八個委員會,通過群策群力進行各個環節的降本增收。
比如在航空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油料方面,春秋航空就細化出了幾百條節油措施,除了大部分航空公司都在進行的優化航路及飛機高度和速度,春秋還想盡辦法通過給飛機“瘦身”來節油。
一般航空公司的飛機上帶的水是滿滿的,春秋卻要求根據線路的需求帶水,很多航班只帶三分之一,一般飛機上擁有的餐車,去年也在春秋的飛機上消失,以減輕飛機重量。此外,春秋還要求飛機在地面時多用地面電源,比如廊橋上的電源,而不是依靠發動機發電,甚至每個月都會公布各部門的用電排名,排名靠后的部門領導就要作出公開表態。
“通過精細化管理和要求,2009年公司一共降低成本1.3億元。”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告訴記者,目前,春秋航空的主營業務成本比行業約低35%,管理費用更是低60%~70%。
目前,春秋航空的人機比為90:1,而國內很多航空公司的人機比超過100:1甚至200:1。
當然,相比于剛開飛時的3架飛機,春秋機隊規模的上升,也因規模效應的形成降低了成本。目前,春秋航空共有14架飛機,月底還將引進第15架,張武安透露,公司的計劃是,2010年引進7架飛機,2011年再引進10架。
王正華曾告訴記者,當機隊規模達到10~15架時,公司就會是一個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