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商務挑戰“傳統”引潮流
- 時間:2010-09-15 17:44:37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今天你網購了嗎?隨著消費族群和互聯網群體的重合度越來越高,電子商務不再單純停留于新商業模式上,還重塑著企業的競爭力。電子商務領域再度興起波瀾,從鮮花、禮品到衣服、鞋子再到手機、電腦,覆蓋面之廣令人咋舌。記者采訪發現,消費者對網上交易反應不一,而一些傳統企業則對電子商務持觀望態度。
“新生族”掀網購熱潮
“又收到快遞了。 ”在省城一家廣告公司供職的小蔣熱衷于在網上“淘”衣服。她告訴記者,自己是哈韓一族,在電視上看到中意的衣服或背包,就會趕緊到網上去“淘”一件款式相似的。 “價格便宜,款式也新潮。 ”天氣轉涼,她剛買了一件韓版米白休閑連帽衛衣,才花了30元,而在實體店標價起碼上百元。
像小蔣這樣網購衣服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巨大的市場吸引了一些傳統服裝品牌品牌涉水電子商務,設立品牌網上商城。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0(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紡織服裝行業以12.2%的占比名列網購首位。今年發布的《2010中國網上購物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2009年服裝網上零售同比增長97%,2010年服裝網上零售市場規模預計將比去年增長80%,達到1150億元的市場規模。
“重在體驗。 ”從事軟件研發的余先生說,自己起初是因為好奇才使用財付通的,但后來已習慣這種購物方式。 “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想排隊,可以網上買音樂會的票,工作脫不開身,可以網上買鮮花速遞到家。他說,無論是玩具、禮品還是手機、電腦配件,甚至是餐券、旅游券,都能便捷省時的獲得。
網上交易的火爆,催生了“淘券族”、“秒殺一族”、“試客”等新新人類,有人熱衷享受秒殺快感,有人則在當“試客”時找到心儀的商品。新興職業也隨之誕生,不少靚麗的年輕人做起了網絡麻豆(網絡模特)。
企業“試水”電子商務
隨著80后、90后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要力量,以年輕潮人為目標客戶群體的網站日益煥發勃勃生機。不久前召開中國企業500強發布暨大企業高峰會上,與會企業家表示,如今企業生存形態正面臨“大轉折”,“信息化”或將成為關鍵,未來的企業競爭更多依賴于商業模式的轉變。
從B2B、B2C、C2C等商務模式的多元化,到電子商務概念的廣義化,電子商務正席卷而來。據第七屆中國安徽出口商品網上交易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份,交易會網上注冊供應商已超過4500家,上網采購商2.5萬家,累計成交金額達2.6億美元。電子商務日漸成為企業延伸交易“觸角”,拓展客戶和市場的重要一環。
但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傳統企業、中小企業面對如火如荼的電子商務,陷入尷尬境地。“全部是手工制作,產量不高。 ”肥西縣三河鎮茶干商埠的羅老板說,手工制作慢,一天只能做700余袋,根本滿足不了較大的需求量。鎮上已有商家在淘寶網上做茶干交易,自己只能“等等再說”。還有一些生產家裝材料的企業說,公司已開始嘗試從事電子商務,但效果并不明顯。有的交易平臺收取的電子商務服務費偏高,也讓中小企業覺得難以承受。此外,交易信息不對稱、網上交易資金安全性等問題也掣肘著交易的進一步發展。
團購網站或將洗牌
盡管網絡團購近年才興起,卻迅速成為年輕網民中流行的新消費模式。“未來,電子商務是一種發展趨勢。 ”安徽家家戶戶團購網負責人楊女士正忙著籌備家博會。她告訴記者,以往家博會都是以現場展銷、交易為主,今年正式推廣網上交易,開通網絡交流平臺和網絡預訂平臺,可同時完成100萬件訂單的交易量。
近日,有媒體爆出,有關部門正醞釀出臺一些措施,設置門檻約束團購市場亂象。對于這一消息,楊女士認為是好事,一些規模小、經營管理混亂的小型團購網站將被淘汰出局,便于整合行業資源,引導團購行業向正規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