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支付 誰的盛宴
- 時間:2010-09-15 17:44:36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2010年夏末可能成為中國電子支付業的一道分水嶺。
先是8月30日,備受關注的央行“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也就是俗稱的“超級網銀”正式在北京、天津、廣州、深圳這四座首批試點城市上線使用,首批14家銀行也接受了央行的驗收。“超級網銀”不僅能為個人和單位用戶提供跨行24小時實時的資金匯劃、跨行賬戶和賬務查詢,還能實現目前支付系統所無法實現的跨行扣款、第三方支付等功能。
2天后的9月1日,央行頒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對申請支付牌照的企業設定了門檻:除了“1億元注冊資金”外,更高的要求來自“實繳貨幣資本”和“日均余額”的比例要不小于10%。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也漸行漸近。
由于第三方支付還沒有接入“超級網銀”這一系統,很多人擔心第三方支付也會出現“國進民退”,“超級網銀”與民營第三方支付爭搶市場的意圖有所顯現。國金證券以今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市場4546億元的規模估計,全年中國電子支付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業內人士指出,這次央行推出“超級網銀”并且對第三方支付實行市場準入管理,意味著“國家隊”和“民營隊”(支付寶、財付通等)將共同分享電子支付這塊巨大的蛋糕,但各方所占份額還是個未知數。
電子支付市場的盛宴已經拉開帷幕。
“超級網銀”問題多多
自從1999年9月招商銀行全國首家推出網銀以來,目前已有88家國內銀行開設了這項業務。但各家銀行之間各自為政,多個賬戶需多次登錄。因此,央行于2009年研發了“超級網銀”這套標準化跨銀行網上金融服務產品。
與第一代傳統網銀相比,“超級網銀”作為第二代支付系統可以通過一個操作界面查詢自己名下多家商業銀行的賬戶,并可以跨行發送交易指令,此外跨行轉賬、支付能夠實現實時到賬,單筆業務20秒內即可處理完成。簡單地說,“超級網銀”就是一個公共結算平臺,它的上線將為電子錢包、C2C支付、手機小額支付等應用支付領域提供穩定、安全的金融基礎平臺。
顯而易見,如果這些理想的功能都能實現,“超級網銀”無疑將創造巨大的公共價值。它將大大降低銀行間跨行查詢、資金匯劃的交易成本,從而使網上銀行的使用變得更為便捷。這將促使更多客戶選擇輕點鼠標而不是到銀行柜臺排隊,從而大大節約社會資源和社會成本。
但據消費者試用的情況看,運行初期的“超級網銀”并不盡如人意。
首先,申請超級網銀的客戶需要經過繁瑣的認證。這是因為目前許多銀行的個人網上銀行服務,都有幾個權限不同的版本。比如有用戶自行在線注冊的網銀,有使用口令卡的網銀,有使用移動證書的網銀等。而要實現“超級網銀”的跨行賬戶查詢,甚至在有些銀行使用跨行轉賬實時到賬功能,都要事先在線簽署協議,而簡易的網銀版本則不支持在線簽約功能。如果一個用戶為10個銀行賬戶全部辦理超級網銀并全部連通,需要為每張卡向另外9家銀行均提交一次身份驗證信息,10張卡全部連通則要提交90次身份驗證信息。
其次,“超級網銀”的收費定價不是央行統一規定的,而是由銀行自己制定標準。目前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行,“超級網銀”跨轉費用與其普通網銀持平,沒有變化。而中信銀行和民生銀行則表示,現階段使用該行的系統登錄“超級網銀”進行同城跨行轉賬,不收取任何費用。如果使用本行系統進行同城跨行轉賬,卻會收取一定的費用。光大銀行收取每筆轉賬額度0.15%的手續費,最低5元,最高15元。
收費最高的是招商銀行。招行的“超級網銀”收費,無論本地還是異地跨行,收費標準均為轉賬金額的0.6%,最低5元,最高50元。也就是說,如果去招行的柜面辦理1萬元跨行轉賬,普通轉賬同城收費為2元/筆,快速轉賬同城為3元/筆。假如選擇“超級網銀”,轉賬手續費則為50元,比原先分別多出48 和47元,這讓消費者感到收費過高。
用戶最擔心的是“超級網銀”的安全問題。在“超級網銀”啟用前,網絡黑客如果要入侵各家銀行的網銀系統,需要對其進行逐個突破。而“超級網銀”啟用后,黑客只要攻破其中一家,便將盜取用戶所有賬戶上的資金。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由于“超級網銀”在使用時不再提供新的安全措施,因此使用者除了加強對電腦和網絡本身的安全控制外,最好采用更多的安全認證措施,如動態密碼、手機短信、US-Bkey等,做到多重防護手段相結合。這似乎意味著“超級網銀”的安全問題要靠消費者自己來抓,當然會嚇退不少想要嘗鮮“超級網銀”的用戶。
關系微妙
盡管央行此前表示,支持“經其批準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非金融支付服務組織的接入”,但是今年9月1日實施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提高注冊資金門檻,已經對第三方支付行業先行一步進行了門戶清理。“超級網銀”被看著是緊隨《管理辦法》之后的一套組合拳。因此市場上傳聞“超級網銀”是當下現存第三方支付機構“終結者”。對此,央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歐陽衛民表示,央行目前推出的“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不會對第三方支付組織構成太大的影響。
他的觀點得到了第三方支付方面的贊同。“阿里集團的50億元投資,將幫助支付寶與各大銀行在更多領域展開緊密合作,從網上支付、信用卡、手機支付等業務創新到后臺的風險管理、信用體系建設,雙方的合作將給下一個5年、10年的支付和金融市場帶來深遠影響。”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才官、支付寶首席執行官彭蕾曾對外公開作出以上表示。
事實上,央行和第三方支付企業的關系十分微妙。一位銀行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央行對于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心態比較復雜。一方面,央行需要終結各銀行網銀的內耗。但如果讓第三方支付加入“超級網銀”,支付清算組織間的壁壘被打破,而第三方平臺因為業務量大、市場反應靈活,將對銀行的支付業務造成較大沖擊。另一方面,新興支付手段的大量沉淀資金,增大了洗錢、套現、賭博、欺詐等非法活動的風險。這些風險央行不能坐視不管,因此也就不能完全將第三方支付公司排除在“超級網銀”之外。
而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則表示:“銀行只是清算工具,并非具備第三方支付所具備的擔保、延遲支付等增值服務——除非央行在‘超級網銀’中加入第三方支付功能,同時專門有一撥人去做這個,這當然會對現有既有的第三方支付形成沖擊。但是央行不太可能去做這件事,因為這就演變為一種商業化行為,央行搞這個‘超級網銀’,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建立一種基礎設施,‘超級網銀’取代不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目前排位前10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取得牌照沒有懸念,也不用擔心市場被壟斷超級網銀’。”
的確,“超級網銀”對于商業銀行、第三支付企業來說,機會均等。但這種“機會均等”也意味著國有銀行進入第三方支付業務的“機會均等”。通過“超級網銀”如虎添翼的商業銀行,在清理整頓后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優勢不言而喻。中國電子支付市場的“國進民退”疑云還不能完全消退。
美國的“超級網銀”
ACH(自動清算系統)是美國處理銀行付款的主要系統。ACH在美國已經有三十多年歷史,90%的美國銀行是自動交換中心成員。事實上,每個發達國家都有自己的自動交換中心系統,否則很難在國際貿易中競爭,也很難建立高效的商業銀行系統。
全球領先的在線支付系統PayPal在美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ACH的存在,PayPal只需要一點接入,就可以全網聯通,不需要逐一單獨接入各家銀行,而可以專注提供基于賬戶的網上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