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旅游經濟圈”漸行漸近
- 時間:2010-09-15 17:38:43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在此間舉行的第六屆海峽旅游博覽會(簡稱“旅博會”)上,中國大陸旅游主管部門發出明確信息:將全力打造“海峽旅游經濟圈”,實現兩岸和港澳旅游業的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市場互惠,把兩岸和港澳建設成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國家旅游局和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將充分發揮福建的區位優勢,把海西旅游區作為先行先試和加快發展的重點區域來培養。”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執行會長杜江說。
隨著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全面開放,兩岸和港澳旅游交流和合作進一步深化。2009年,經福建口岸赴臺旅游達10.8萬人次,其中赴臺灣本島的有9.1萬人次,占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總數的15%;來閩臺胞123萬人次,占臺胞來大陸旅游總數的27%。今年1至7月,經福建口岸赴金(門)馬(祖)澎(湖)和臺灣本島旅游人數已突破12萬人次。
今年8月,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與臺灣觀光協會在臺北舉辦了“第五屆海峽兩岸臺北旅展”,福建省設置了20個展位的主題館,吸引了眾多的臺灣民眾和業者。
“福建已成為海峽兩岸旅游雙向往來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合作的重點地區。”福建省旅游局局長郭恒明說。
由國家旅游局和福建省政府聯合主辦的“旅博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行的,在“海峽旅游、合作共贏”的主題下涵蓋了旅游精品會展、旅游投資合作、參展單位旅游推介會等一系列活動。其中,海峽旅游“1+1”(旅行商對接)洽談會是重頭戲。閩臺20個鄉鎮鄉村在對接會上簽署了《推進閩臺鄉村旅游發展合作宣言》。
根據《宣言》,臺灣、福建雙方旅游業界都應將對方作為主要旅游目的地,同時規定,福建旅游業界自簽訂之日起將每年組織一萬名福建鄉親到臺灣開展鄉村旅游。
“隨著兩岸旅游的深入推進,鄉村旅游不僅可以滿足旅游的個性化需求,還可以推動兩岸農產品方面的交流。”中華兩岸旅游產學發展協會理事長沈冠亞說。參加對接的臺灣宜蘭縣礁溪鄉公所主任秘書游文祥認為,臺灣鄉鎮和大陸的鄉鎮對接發展鄉村旅游,是深度體驗臺灣風情的一個重要方面。
同時,臺灣也積極為大陸游客赴臺“個人游”鋪路。游文祥說,“已經在考慮如何構建一個安心、安全的環境,迎接‘個人游’市場的開放。”沈冠亞表示,臺灣旅游業界已經做好交通、賓館等各方面的準備,來迎接大陸游客赴臺“個人游”。
“旅博會”歷經五屆的發展,參展代表范圍從海峽兩岸擴展到兩岸和港澳。“‘旅博會’充分展示了兩岸和港澳豐富的旅游資源,已經成為兩岸和港澳旅游業界深化合作的橋梁和紐帶。”杜江說。
在“旅博會”期間,福建、香港、澳門的旅游主管部門共同簽署了11項旅游發展戰略協議,在一程多站旅游、海峽旅游品牌宣傳、旅游市場拓展、海峽旅游文化傳播、旅游景區建設等諸多方面達成了共識。
海峽旅游“1+1>2”的效應已經初顯。據臺灣觀光協會會長周慶雄透露,自2008年7月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游以來,至今年7月,大陸赴臺旅游人數達214萬人次,其中137萬人是觀光客,為臺灣帶來1100億元新臺幣的觀光收益。
“今年‘旅博會’的規模是歷屆最大的一次,這也呼應了兩岸旅游交流熱切的需求。” 周慶雄說。
本屆“旅博會”是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后舉辦的第一個重要旅游盛會。福建省常務副省長張昌平說,這將進一步擴大兩岸旅游業界的交流合作,促進旅游產業鏈的不斷延伸,推動旅游經濟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