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瑞奧地區歷史特色文化及概況
- 時間:2010-08-30 09:55:32 來源:互聯網 作者:愛旅行網
游歷在意大利、瑞士、奧地利這三個相鄰國家組成的區域里,可以明顯感受到時間、空間的強大反差。這一地區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強烈的特質。從濃厚歷史氛圍,到現代的極限運動;從人文藝術的發展,到天然的高山雪景;這里囊括了能夠想象的各種可能。來到意大利、瑞士或奧地利游玩的人們只會想到一句話:請給我一個不愛這里的理由。
意大利——偉大的傳承
意大利得益于希臘文明,并將其發揚光大,創造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于之媲美的獨特文藝氣息。意大利對于文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眾多的藝術家在給這個國家帶來光彩的同時,也留下了眾多遺跡,使這里成為世界上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
希臘人、迦太基人、伊特魯里亞人、阿拉伯人、諾曼人等多個民族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并豐富著這個國家的內涵。偉大的文藝復興也給這個本已文化富足的國家帶來了第二次輝煌。經歷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時期,走過了百年的分崩離析,被多個國家侵占,意大利在幾千年的顛沛流離中慢慢趨于平靜,沉淀成這個國家獨有的基調。古老卻不陳舊的氣質使它在世人面前呈現出幾分神秘,看到不同側面的人對它會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只有親身感受才能體會它的多情與嫵媚。
全稱:意大利共和國 (La Repubblica Italiana)
國旗:
國徽:
首都:羅馬(Roma)
國慶日:6月2日
國歌:《馬梅利之歌》
國花:雛菊
國石:珊瑚
語言:意大利語
面積:30.13 萬平方公里
人口:5855萬左右
電壓:220伏,50赫茲
時差:比北京晚7小時;在每年3至9月實行夏令時,比北京晚6小時
重要電話:
報警——113
火警——115
公路急救——116
醫療急救——118
海上急救——1530
梵蒂岡——微小的朝圣地
梵蒂岡是當今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位于羅馬城西北角的一座山丘上,是典型的城中之國。然而這個小國卻作為以教皇為首的羅馬教廷所在地,卻是8億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梵蒂岡是歷史上教皇國的延續,以特殊形態存在著,成為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1929年意大利政府同教皇簽訂《拉特蘭條約》,承認梵蒂岡主權屬教皇。梵蒂岡有自己的貨幣、郵政、電訊、民政機構,在許多國家有大量的土地和投資,還有大量黃金和外匯儲備,是一個龐大的國際金融托拉斯。同樣的綠地與建筑,同樣的膚色與語言,同樣的宗教與信仰,如果不是在地圖上有一圈國界線,誰也不會想到這是一個主權國家。但來過這里的人誰也無法否認這區區0.44平方公里中獨特的宗教氣質和文化底蘊。
全稱:梵蒂岡城國(Stato dellà Città del Vatican)
國旗:
國徽:
首都:梵蒂岡城(Città del Vaticano)
國慶日:2月11日
國歌:《教皇進行曲》
國花:白百合花
語言:意大利語和拉丁語
面積:0.44平方公里
人口:1380左右,常駐人口540
時差:比北京晚7小時;在每年3至9月實行夏令時,比北京晚6小時
重要電話:
報警——113
火警——115
急救——112
醫療急救——118
圣馬力諾——歷史的見證者
四周與意大利接壤的圣馬力諾也是一個微型的“國中之國”。盡管國土面積和很多大國相比顯得寒酸,但它卻是歐洲最古老的共和國。公元301年圣馬力諾就已經建國,1263年制定共和法規,在15世紀起確定現在的國名。第一次大戰期間保持中立,第二次大戰期間被納粹德國侵占。1993年5月,圣馬力諾大選后,圣馬力諾政府由天民黨和社會黨共同執政。這個寧靜的小國已經在意大利的懷抱中屹立了幾百年,不管世界如何變遷,它只是靜靜地等在那里,如一位睿智的老者,雖不發一言,卻將所有的滄桑盡收眼底。
全稱:圣馬力諾共和國(La Repubblica di San Marino)
國旗:
國徽:
首都:圣馬力諾(San Marino)
國慶日:9月3日
國花:仙客來(蘿卜海棠)
語言:意大利語
面積:61平方公里
人口:2.8萬左右
時差:比北京晚7小時;在每年3至9月實行夏令時,比北京晚6小時
瑞士——文化熔爐
瑞士地處歐洲中部,與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相鄰,它的官方語言也有三種,分別為德語、法語和意大利語。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瑞士的特點,那就是多方面的文化在這里融合。受到地理和多種語言的影響,瑞士境內的三個語區呈現出迥然不同的風貌。德語區沿襲著德國人的嚴謹作風;而法語區則更有浪漫氣息,連開車的速度也較德語區快;意語區則呈現與意大利相近的熱情。這種在一個國家能體驗到不同文化的機會可并不多見,而瑞士就是這樣一個小而多樣的國家,眾多的重要國際組織機構都設立在這里,也令這個小國以國際社會核心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
現在瑞士的地域最早是凱爾特族人(Celtic Helvetia)的居住地,他們在這里建立了城市和村落。隨著文明的不斷推進,這里漸漸繁榮起來。后來被羅馬帝國占領,并統治了達400多年,但這一時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而后居住在萊茵河流域的日爾曼族的分支法蘭克人在這里建立了法蘭克帝國,其疆域遼闊,包括整個西歐和中歐,瑞士也在其中。法蘭克王國分裂后,瑞士東、西、北部均隸屬德意志帝國。隨后瑞士還由扎林根(Zahringen)、沙維斯(Savoys)、基布斯(Kyburgs)、哈布斯堡四個顯貴家族統治。又經過多年的風云變遷,1815年維也納會議確認瑞士為永久中立國。1848年它成為統一的聯邦制國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
全稱:瑞士聯邦 (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法語:La Confederation Suisse;意大利語:Confederazione Svizzera)
國旗:
國徽:
首都:伯爾尼(Bern)
國慶日:8月1日
國歌:《瑞士頌歌》
國花:火絨草
國石:小晶
語言:德語、法語和意大利語
面積:4.13萬平方公里
人口:740萬左右
電壓:220伏
時差:比北京晚7小時;每年3至9實行夏令時比北京晚6小時
重要電話:
報警——117
火警——118
醫療急救——144
車輛拋錨——140
空中救援——1414
道路交通信息——163
列支敦士登——淳樸的鄉村國度
17世紀初哈布斯堡王朝貴族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被封為公爵,他的后代后來買下了瓦杜茲及其附近的領地,這也是現在列支敦士登的主要領土。1719年以公爵的姓氏列支敦士登為國名建國,并于1806年成為主權國家。此后列支敦士登曾被迫成為“萊茵聯盟”和“德意志聯盟”成員。1852年,列與奧匈帝國簽訂關稅條約,1919年隨奧匈帝國崩潰而終止。從1919年起列支敦士登的對外關系由瑞士代表,1866年列支敦士登宣告獨立,此后一直保持中立。這個小國沒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物產,卻依舊聞名于世,這本身就很匪夷所思。來到這里的人都會覺得不虛此行,大多是因為這里淳樸的民風和閑適的生活。
全稱:列支敦士登公國 (Das Fuerstentum Liechtenstein)
國旗:
國徽:
首都:瓦杜茲(Vaduz)
國慶日:8月16日
語言:德語
面積:160平方公里
人口:3.46萬
時差:比北京時間晚7個小時
奧地利——文藝圣殿
提到奧地利,很少有人會不聯想到音樂,音樂就是這個寧靜西歐國家最著名的標示。莫扎特、施特勞斯等一系列大師的名字使奧地利的國家形象熠熠生輝;金色大廳、維也納音樂廳也是音樂愛好者們心中的圣殿。除此以外,奧地利在繪畫、文學等方面也有驚人的成就,涌現出了眾多知名的藝術家、文學家,他們的很多作品一直到現在都被人津津樂道。至于建筑方面,矗立在全國各地的古老建筑就是最好的證明,巴洛克式、哥特式、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筑隨處可見,也是旅行途中的一大亮點。
奧地利面積不大,卻堪稱歐洲生活最安逸的國家之一。但這片土地上也經歷了無數的風雨侵襲,多個民族都曾在這聚居,如魯吉爾人、黑魯勒爾人、倫哥巴人、斯拉夫人和阿瓦爾人等。而哥特人、巴伐利亞人、阿勒曼尼人則使這一地區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公元996年,奧地利這一詞匯在史書中被第一次提及。談到奧地利就不得不提到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在600多年的統治歷史里,這個不可一世的王朝創造了繁榮、富裕與驚人的藝術成就。1918年奧地利成立共和國,然而好景不長,不久后就被并入德意志帝國,并在二戰期間作為德國的一部分參戰。戰爭帶給它的只有殘垣斷壁,這令奧地利深受傷害。在1955年奧地利成立共和國,并宣布作為永久中立國。
全稱:奧地利共和國 (Republik Österreich)
國旗:
國徽:
首都:維也納 (Wien)
國慶日:10月26日
國歌:《讓我們拉起手來》
國花:火絨草
國鳥:家燕
國石:貴蛋白石
語言:德語
面積:84000萬平方公里
人口:810萬左右
電壓:220伏
時差:比北京晚7小時;每年3至9實行夏令時比北京晚6小時
重要電話:
報警——133
火警——122
急救——144
醫療急救——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