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遺”三大怪象:猛燒錢 漲票價 熱衷開發
- 時間:2010-08-23 10:30:10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核心提示:隨著“中國丹霞”地貌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申遺熱”陡然升溫。“中國丹霞”地貌申遺專家組近日“曬出”了一張賬單:包括申遺本身、設施建設,以及景區綜合治理在內的各項費用達十幾億元。
申遺燒錢猛門票漲價高旅游開發熱
隨著“中國丹霞”地貌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申遺熱”陡然升溫。目前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內的35個景區正式備選“申遺”。“申遺”究竟是為提升遺產價值、增強社會保護意識,還是地方政府和企業坐收漁利、追逐政績的手段?各種議論隨之而起。“新華視點”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中國丹霞”地貌申遺專家組近日“曬出”了一張賬單:包括申遺本身、設施建設,以及景區綜合治理在內的各項費用達十幾億元。其中年財政收入不過2億元的湖南山所在地新寧縣為“申遺”共投入4億多元,銀行貸款1.55億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而此種一擲千金的“壯舉”早已屢見不鮮:廣東開平碉樓為“申遺”花費1.36億元,河南安陽殷墟投入2.3億元,山西五臺山單是景區整治和搬遷就開支8億元……然而,相對于“申遺”期間巨大開支,“申遺”之后保護費用稀缺已成普遍現象。據統計,云南石林風景名勝區2006年至2008年3年間門票收入9億多元,而用于景區日常維護的經費占門票收入不到10%。
相對于官方的熱情和巨大投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公眾對日益升溫的“申遺熱”褒貶不一。上海一家國企部門負責人劉險峰說:“現在很多地方動輒一兩百元的門票相對于普通百姓的收入比例太高,不免有斂財之嫌。”
粗略統計一下近年來身陷“漲價門”的景區,就不難發現公眾的擔憂并非沒有原因。例如:申遺成功后的石林,門票從先前的140元調整到175元,黃山旺季門票由200元上調為230元,一些著名景點的門票價格都在“申遺”成功后一路上揚。
專家擔憂:一旦某地的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其品牌效應便迅速放大,成為旅游業的“金字招牌”。“申遺”的意義,很大程度上被放大為對GDP的貢獻率,并被遺產所在地政府津津樂道,而進行有效的遺產保護卻被拋在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