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久久精品视频-日韩久草视频-日韩久草-国产成人短视频-国产成人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 旅游業是創造幸福的行業 不必熱炒“末日游”

  • 時間:2010-08-07 22:22:09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近年,出現了一個“末日游”風潮,據說源于美國,后傳入歐洲。一些人以這種新方式感受地球正面臨的危險,率先前往北極和南極正在融化的冰山以及太平洋正在下沉的島嶼和正在消失的大堡礁。目前,國內的一些旅行社和旅游者也開始加入這股潮流。有人說這是為了迎合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也有人說是電影《2012》放映的后效應。

說實話,我不喜歡“末日游”這個詞兒。旅游業是創造幸福的行業,旅游活動應該是歡快輕松的,而冠之以“末日”,多了幾分悲觀、惆悵與恐懼,少了幾分歡樂、愉悅與安逸,總讓人高興不起來。

就旅行社來說,為了吸引游客,創造出一些新的旅游產品,然后想法銷售出去,獲得收益,這是頗為正常的,即使有一些炒作行為,也無須過多挑剔。但是,這樣做也要慎重,最好不要刮風、跟風,進行誤導,給自己和別人造成麻煩。記得當年也曾有人推出一個“告別三峽游”的創意,其結果,給業界和目的地留下了不少后遺癥。

至于消費者,更為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主見,盡量保持冷靜和理智,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外出旅游,希望從中獲得什么樣的體驗。好奇不為錯,先睹為快,還是最后看上一眼也都是理由。但是,細想一下,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有很多東西都必然要消失的,人本身又何嘗不是如此。大千世界,無時不處于變化之中,希望萬物恒存不變,顯然是不現實的,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不是說“人間正道是滄桑”嗎?滄海變良田,綠洲成沙漠,這樣的現象太多了。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頗為復雜,其中有人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變遷。

如果說,這些“末日旅游”追求的是美的享受,其實大可不必大家爭搶過這獨木橋。如此浩瀚的世界,美的東西太多了。無論是海灘,還是海島,無論是自然奇觀還是人造建筑物,能給人以美的感受的實在是不計其數。相比之下,目前人們可以說出來的“瀕臨末日”的十幾個地方,只能算是鳳毛麟角。莫說是世界,就是在中國,與之相比的美景也有的是,只不過是那些地方早一點有了名,知道的人多就是了。更何況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可以看的東西太多了,的確沒有必要非要爭搶著去看別人已經看過的地方,尋找和發現新東西也許更有樂趣。

至于有人說參與“末日游”是為了環保,擺出一副力挽狂瀾、拯救世界的架式,倒是令人擔憂。爭著搶著去到一個瀕臨末日的地方踏上一腳,留下一張自己的照片,除了滿足自己的一種欲望,不知道如何有利于這個地方末日的推遲。還有人說,參加“末日游”最好坐直航去,這樣可以減少碳的排放量。聽起來有些道理,這肯定要比倒上幾次航班到達的碳排放量少。可要是不去呢,不是更少嗎?

其實,在今天這樣現代技術發達的時代,人們掌握了很多有效的工具幫助人們滿足某些需求。例如,影視和傳播技術足可以幫助人們足不出戶輕松地領略很多美景,可能比你自己親自到現場觀察還全面,還細致,還精彩。有些地方,例如南極北極,的確獨特,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去得了,也不是一生必去不可的地方,尤其是從環境保護的角度,更不要爭先前往。而對一些環境脆弱的特殊景觀,也可以找到某些兩全其美的辦法。例如,人們都知道的中國莫高窟,那是人類藝術的寶庫,但它歷盡滄桑,的確再經不起過多的干擾和破壞。為了讓普通大眾有機會欣賞這些遺產,早在幾年前就建造了一個獨特的博物館,通過高技術和技藝,把一些珍貴的藝術品加以復制,異地展示,人們可以近距離自由觀看。這樣做就是一個明智之舉:既能滿足普通游人的一般需求,又能使藝術品不再受干擾而追趕末日。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舉辦期間,旅游專家們提出了“智慧旅行”(smart travel)的概念。我想,這也許為那些糊里糊涂急著要尋找末日景觀找樂的人們,提出了一個好的選擇。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愛旅行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