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戈輝:798——中國逐步走向開放的縮影(3)
- 時間:2010-08-07 22:20:35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故宮—— 一座城市需要積淀
忠實于798并不說明許戈輝對于那些老的景點沒有感情,相反,作為一個北京出生和長大的孩子,別人眼中的景點則是構成她兒時記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隨著復古和懷舊熱潮愈演愈烈,每一個年代的人都有著屬于自己那一代人的記憶。許多人都在回憶,回憶不同年代的童年、少年成長的歲月。小時候在景山少年宮學畫畫的許戈輝對景山公園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當時少年宮規定只招三年級以上的學生,每個人都背著專業的畫板去考試,唯獨許戈輝只有一年級,而她的作品則是畫在了薄薄紙片組成的月份牌上。“我拿著那些小畫片站在隊伍里,自卑的不得了,就恨不得不要注意到我。”盡管這樣,饒有天賦的她還是被破格錄取了。“記得景山公園離我們家大概有五站地,我為了省五分錢的車票錢,就和一個高年級的大同學經常走著去上課,也不覺得累,特別有意思。”
告別了小學時代,接下來在許戈輝心里留下最多觸動和感慨的就是故宮。從小就學習外語的她,暑假中的某一天,看到兩個外國人在街上問路,就跑去幫他們指指點點,“因為那時是個中學生,覺得能夠與人練習對話和交流特別難得,我就自告奮勇帶他們去游北京。”這對德國夫婦見到有人自發為他們當向導,自然很是欣喜,可是真的到了故宮,許戈輝才發現自己遠遠沒有自己以為的那么了解這個地方,她所了解到的知識非常有限,以至于用笑話來充數,填補自己在導游知識方面的匱乏。“但他們當時覺得我特別可愛,還用自己的相機給我們拍照合影,等到回國以后就把相片寄過來了。”那時候彩色照片還比較珍貴,所以收到照片的許戈輝特別高興和自豪。
無巧不成書,等到許戈輝大學的時候,一對德國母子來北京游玩,因為經費有限,所以想請一個便宜的導游,正在讀書的許戈輝就接下來這枚差事。這一次她和小時候比起來進步了不少,于是帶著兩個客人再一次來到故宮,這一次她已經用不著拿笑話來撐場面,還是有聲有色的為兩個外國游客介紹了故宮的許多歷史與傳說。“就是從這些人不斷發出的驚嘆和感慨中,你會發現中華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故宮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它里面的每一件東西都是寶物。”
汪國真有一首詩說:“到遠方去,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故宮就在我們身邊,就是熟悉的這個城市的一景。但是我們真的懂它嗎?“我每帶外國人去一次的時候,就覺得汗顏的,縱然一次比一次進步,但知道的也僅僅是鳳毛麟角的一點點。”后來因為工作的原因,許戈輝去過大英博物館,巴黎盧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在她看來,一個城市要是有一座這種博物館,那么這個城市的居民就是幸運的,整個世界也是幸運的,因為它是一個巨大的營養倉。不僅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更是一個城市的驕傲。“所以我現在覺得自幼在這個城市里生長,卻沒有更深入地去了解她,始終還是有點遺憾。接受完你們的采訪,我要把一些值得的景點再好好的去參觀一下。但是有些地方,可能用一輩子也看不完。”
不僅故宮給許戈輝帶來了很多思考,每當站在天安門廣場的時候,她也是感慨萬千:天安門在她心目中既大又小,大到可以作為一個地標,向全世界展示一個具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小到可以濃縮成一幀溫馨的照片,珍藏在她的心里。小時候,爸爸就在天安門廣場教她騎自行車。“已經記不清當時騎的是一輛24還是22的女車,但對我來說,座位降到最低也還是太高,我爸爸就扶著后車座,勾著腰,陪著我一圈一圈的跑,跑到汗流浹背,跑到跨欄背心濕得都可以擰出水來。想一想又有多少父母陪著自己的孩子在那抓小蟲子、小蟋蟀,坐在草地上納涼。”一個城市可以很大,它的每一個景點都可以氣勢磅礴、輝煌無比,但是這個城市也可以很小,在每一個細節上滲透著情感、凝結著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