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委員梁昌新在推介會上發言
- 時間:2010-08-07 22:15:53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緊抓奧運新契機 促進旅游新發展
——市發展改革委委員 梁昌新 在2008年北京
旅游項目推介會上的發言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日
市發展改革委委員梁昌新在推介會上發言
尊敬的丁向陽副市長、安鋼副秘書長、張慧光局長,各位來賓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在百年奧運圓夢之時,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我們歡聚一堂,共商促進北京市旅游產業發展大計。在此,我謹代表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向與會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
旅游業作為我市著力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在擴大消費規模,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升城市國際形象,落實“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構想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結合發展改革部門工作實際,就促進旅游產業發展問題與大家做一些交流。
一、發揮首都旅游業資源優勢,把握發展機遇
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和服務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國際化大都市,旅游產業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豐厚的資源稟賦為首都旅游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北京作為千年帝都,擁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輝煌的建筑和眾多的古跡,文化底蘊極為深厚,目前有世界文化遺產6處,占全國總數的近1/5,是數量最多的省份。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森林公園6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98處。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北京現已擁有星級飯店826家,國際大型旅游管理集團18家,實景演出、創意休閑、主題娛樂、傳媒基地等眾多新興旅游業態也蓬勃發展。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為首都旅游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消費升級為首都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2007年,我市人均GDP已達到7654美元,跨入中上等國家和地區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59元,分別增長11.2%和8.2%,而預計今年我市人均GDP將突破8000美元。居民消費不斷升級,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休閑游、體驗游等旅游消費需求日益旺盛,這為我市旅游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內在動力。
(三)奧運成功舉辦為首都旅游業發展創造了新的契機。國際經驗表明,奧運會后3年將是旅游、會展等直接受益產業的黃金發展期。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極大的提升了我市的國際認知程度,拓寬了國際旅游市場,初步奠定了我市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地位。同時,鳥巢
、水立方、中央電視臺新址、國家大劇院等一批新地標的誕生,為我市旅游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了首都旅游產業的新增長極。據統計,僅十一黃金周期間,奧林匹克公園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282萬人次,日最高接待量約52萬人次,創我市單體旅游景區接待記錄。
二、把握旅游產業的發展規律,引導產業科學發展
縱觀旅游產業發展歷程,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旅游業融合吃住行游購娛等諸多要素,是典型的復合型產業。旅游業是指為滿足游客在旅游中對交通、通訊、游覽、娛樂、飲食、住宿、購物、生活服務等需求而提供服務或貨物的行業,按照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劃分標準,涉及運輸、餐飲、零售、住宿等十七個行業,是典型的綜合性強,產業關聯度高的復合型產業。這就要求我們抓旅游不能僅僅局限于旅游本身,而要把其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總體把握,積極延伸拓展旅游產業鏈,提升旅游綜合效益。
(二)旅游業連接文化、科技、體育等眾多領域,是典型的交叉性產業。旅游業的發展與文化、科技、體育等產業相互關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具有鮮明的輻射性、交叉性和帶動性。隨著近年來科技文化旅游、體育休閑旅游、商務會展旅游、生態農業旅游、工業旅游等新興旅游業態迅猛發展,這一特性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現。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強自然、人文、社會資源的有機整合,加快體育休閑區、歷史文化街區、旅游文化產業聚集區、科技園區、工農業旅游示范點等的建設,如印象長城、北京時尚體育公園、北京千禧街特色街區等,不斷提升體育旅游、科技旅游、文化創意旅游、時尚旅游等旅游產品的發展水平。
(三)旅游業兼具投資和消費雙重功能,是拉動內需的重要途徑。旅游業是市場消費旺盛、消費潛力巨大的產業?!俺宰⌒杏钨強省绷靥幪幣c消費密切相關,據專家測算,在個人消費支出中,旅游消費支出約占支出總額的13%。而同時,旅游產業的發展本身就伴隨著大量的資金投入,如賓館飯店、旅游景區、大型項目建設等。這就要求我們要充分把握旅游業寓生產于消費,寓消費于生產的特性,將其作為服務業的重點領域、擴大內需的重要途徑常抓不懈。
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進產業快速發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今年專門制定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北京市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我們將按照《意見》精神,堅持投資、消費雙輪驅動,打造城市、郊區兩個市場,通過落實重大政策、推進重大項目、搞好重大活動、整合重大要素等舉措,努力實現“四個轉變”,即旅游產業從政府主導逐步向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轉變,從注重數量規模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從傳統旅游觀光向現代休閑度假、商務會展等高端旅游轉變,從單純注重經濟功能向更加注重發揮旅游業經濟社會綜合功能轉變。今后我們要著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優化旅游發展環境。一是根據旅游市場主體多元化、消費需求多樣化的特點,促進餐飲、購物、娛樂等旅游產業要素的優化升級,努力形成綜合配套、協調發展的現代旅游產業體系。二是全面提升旅游觀光產品,大力開發休閑度假產品,積極培育商務會展、科技娛樂等現代旅游產品,策劃精品節慶活動,構建復合型旅游產品體系。三是不斷完善旅游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努力培育有利于旅游發展的宏觀環境和旅游消費環境。四是加快旅游人才體系建設,積極構建旅游業發展的良性機制。
(二)完善政府扶持政策。我們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我市旅游產業發展促進政策。就本次重點推介的82個項目,我們將結合具體項目特點,研究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如,對房山、門頭溝等地關閉礦山發展旅游產業類項目,可在規劃建設指標、建設用地指標等方面研究相關支持政策;對古鎮、村落開發及旅游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在土地使用方式方面研究相關支持政策;對引入管理公司,進行規模化經營的民俗旅游資源開發項目,將結合農民參股、土地、林權流轉等改革試點,研究相關支持政策。
(三)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我們將按照政府投資向新城、重點鎮、南城傾斜,向促進產業發展的配套基礎設施傾斜,向公共服務領域傾斜,向生態環境建設傾斜的思路,積極做好五大體系建設工作:一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重點支持全市游客服務中心建設,繼續完善全市旅游標志標示系統,提升旅游公共服務水平;二是繼續做強郊區特別是生態涵養區旅游產業體系,提高支持比例,大力推進云蒙山
風景區、龍慶峽景區、懷柔滿族風情區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三是支持重點景區基礎設施及連接線體系建設,重點推進遠山區旅游大道及房山世界地質公園
、八達嶺
-十三陵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四是積極培育替代產業體系,加大對房山、門頭溝地區關閉礦山發展旅游產業的支持力度;五是培育打造新興旅游業態體系,著力推進北京大環旅游文化聚集區等旅游文化產業項目配套設施建設。
(四)提高政府服務水平。簡化項目審批程序,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提高政府服務效率。積極搭建平臺,在旅游中小企業貸款融資、旅游消費信貸等政策方面為企業提供優質、快捷、便利的政府服務。
女士們、先生們!
回顧過去,旅游業發展碩果累累;展望未來,旅游業發展前景喜人。我們真誠的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共享北京旅游發展商機,讓我們共同攜手,為將北京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而共同奮斗。
謝謝大家!
專題報道:北京旅游產業發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