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蘭屯:發展綠色產業 感受“塞外江南”
- 時間:2010-08-07 22:04:11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綠交會開幕式現場領導致辭
8月25日,由內蒙古
自治區農牧業廳、自治區農牧業產業化辦公室和呼倫貝爾
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呼倫貝爾市農牧業局和扎蘭屯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2008內蒙古
(扎蘭屯)綠色食品交易會暨綠色產業發展論壇開幕式在扎蘭屯天拜山廣場民族歌舞表演中拉開帷幕。
開幕式現場眾多嘉賓
已進入國家農業示范區的扎蘭屯市,近年來以“科學發展、強市富民”為目標,將構建綠色農畜林產品生產加工體系作為發展主線之一,圍繞重點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綠色特色農牧業。突出推進奶源、甜菜、馬鈴薯、高油大豆、玉米、肉牛肉羊、中草藥等原料基地建設,目前,該市有機、綠色和無公害認證產品達到了35個,成為內蒙古使用綠色標志最好、最多的地區。
此次綠色食品交易會暨綠色產業發展論壇是以“倡導生態文明、共享綠色生活”為主題,以綠色食品展銷為核心內容,以節慶活動為載體,層次、規模遠遠超過前兩屆,已由呼倫貝爾市級升格為自治區級。論壇研討期間,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等知名綠色產業專家聚焦綠色農業、現代農業,分別作主題報告和專題報告。是一次權威性、高端性、開放性、務實性專業化多功能的綠色食品產業盛會。
據了解,本屆的綠交會暨論壇安排7項活動,包括新聞發布會、開幕式、論壇、參觀綠色食品產業基地、綠色餐飲大賽、文藝演出、項目簽約儀式等活動。此次的綠交會暨論壇將成為綠色產業人士的經貿盛會。綠交會暨論壇期間全方位地傳播扎蘭屯市的城市文化形象,打造城市品牌。也將全面展現扎蘭屯市獨具神韻的“塞外蘇杭”風采,感受“塞外蘇杭”的無窮魅力。綠交會期間活動包括參觀綠色食品產業基地、綠色產業發展論壇研討、經貿簽約、旅游觀光等活動內容,全方位打造“綠色農牧業”主題。
相關鏈接:扎蘭屯市歷史文化悠久,資源豐富,人杰地靈,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秀美,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既有大興安嶺
的雄渾、壯觀、神奇,也有江南水鄉的旖旎、雋秀、柔美,集山水林巖、民俗風情為一體,適宜旅游觀光、科學考察、休閑度假,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就得到了老舍、葉圣陶、翦伯贊等名人名家的賦詩稱贊,被譽為“北國江南”、“塞外蘇杭”,是內蒙古唯一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3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并且曾先后獲得了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奶牛百強縣、全國綠色農業示范區、全國地籍管理先進市、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單位、自治區七星級文明城、呼倫貝爾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地區等項榮譽。
吊橋
扎蘭屯吊橋始建于1905年,內園內“吊橋”而得名。清東鐵路通車后,園內只有懸索橋和衍橋,是專供當時的沙俄貴族們享樂的場所。解放以后,吊橋公園連年修繕,近幾年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創新,現吊橋公園正以其嶄新的面貌、秀麗的風光,迎接著前來觀光游覽的客人吊橋公園位于市區北部,占地面積68公頃,是一處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綜合性娛樂場所。以“吊橋”最富盛名,由兩根巨大的鐵索懸空而成,上面系有42根細鐵索,下面由木板鋪就,行人往來橋上,如輕舟泊于水面悠悠晃晃,大有飄若欲仙,心蕩神怡的感覺。另有望湖亭、三角亭、環行湖、月型拱橋、一柱亭可供參觀、游覽,園內古木參天,楊柳婆娑,亭臺錯落,綠草如茵,碧波蕩漾,可謂是處皆景。步入園內,您會感覺到濃濃的文化品位,葉劍英元帥的“雅魯河畔扎蘭屯,幾派清流擁水村。”的著名詩句鑲嵌在影壁墻上。還留有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李準、葉圣陶等一大批文人墨客的詩作。新近修建的碑廊上篆刻著許多領導和文人的墨寶,處處體現著吊橋公園的文化品位。 吊橋公園風光四季不同,各具情態。春夏季度,綠柳垂絲,水榭花香,湖光留彩,鳥語歡歌,秋季層林盡染,霜葉飄搖,冬日銀裝素裹,玉樹瓊枝,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北部邊陲。
吉爾果山天池距柴河鎮西40公里,方圓約1.5公頃,水深6-7米,這里叢林茂密,沼泉如織,圓圓的一泓湖水宛如一輪滿月,鑲嵌在幽林群嶺之間。
位于吉爾果山下,距柴河鎮以西40公里,方圓約1.5公頃,水深6-7米,是個靜詣神奇的所在,這里叢林茂密,沼泉如織,車不能行,人跡罕至,長年為犴鹿獐狍擁有,圓圓的一泓湖水宛如一輪滿月,鑲嵌在幽林群嶺之間,“水光瀲滟晴方好,水山色空蒙雨亦奇,”人說西湖之水美在水光滟這里可比西湖水,更以幽靜為絕,湖畔四周群山如障,風不能入,平靜的水面如鹿光的琥珀,光滑中泛出五彩瀲光,儼如一幅刀筆精良的套色木刻,這里又靜的出奇,只有湖水汩汩的流動聲和山鳥偶爾飛過的鳴叫聲, 吉爾果山天池含咸量高,常有鹿、犴、狍、獐等獸趁黃昏前來舔吃鹽堿,是獵人們蹲堿場的好地方。(翟貴)
-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