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粵旅游推開“深度”大門
- 時間:2010-08-07 22:04:33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說起廣東
,北方游客的印象是否還停留在“廣東人游廣東”的傳統認知上?隨著國內深度游市場的不斷成熟,具有獨特魅力的嶺南地區有望成為吸引廣東省外游客的一顆新星。
以文化串起特色資源
11月5日-10日, 北京
、陜西
等7個省市的主流媒體與旅游業界參加了由廣東省旅游局組織的“活力廣東 魅力嶺南”采風踩線活動。考察團一行沿途經過廣州、潮州、梅州
、河源
、惠州
,所到城市均積極推介當地特色旅游資源,各地入粵游的熱情正悄然釋放。
記者從廣東省旅游局了解到,盡管廣東省在2007年接待國內外游客達1億人次,旅游收入高達2500多億元人民幣,但除商務游客之外,每年入粵觀光度假的國內游客占總體接待人數的比重卻非常小。
廣東省旅游局資源與市場開發處處長田志強表示,盡管廣東省是國內旅游的巨頭,但省內游客占了4成以上,京津塘等國內重要客源市場的訪粵人數一直未見顯著增長。因此充分挖掘特色鮮明的旅游資源成為廣東的首要任務。客家圍屋、瑤寨風情、潮州鑼鼓樂、潮韻山歌……這些散布在廣東省各地的旅游資源經過整合后正在朝著樹立旅游品牌的方向邁進。
廣東國旅國內游總部總經理高惠英介紹說,前幾年省外游客來廣東旅游,大多走穗、深、珠一線,許多游客甚至連梅州、惠州在哪兒都不知道。廣東地區有著豐富的潮汕文化與客家文化,國內游市場經歷20多年的開拓后,已越來越傾向于挖掘深度游。特色資源鮮明、知名度有待推廣的景區將成為旅游的新方向。
記者在潮州廣濟橋景點看到,這座曾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吸引了許多媒體記者和旅行社負責人士的注意。來自西安
的旅行社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這里雖然沒有北方的名川大山,卻也山清水秀,民風十分淳樸。最重要的是每一處景點都有著很深厚的歷史背景。這樣的旅游資源對北方游客很有吸引力。”
中國和平國際旅游有限責任公司企劃計調部經理楊秀景認為,廣東在冬季旅游上很有前景:“每年進入11月,北方游客大多喜歡選擇去南方旅游,尤其以廣西、貴州
、海南
居多,其實還是因為對廣東還不太了解。”在她看來,人們已經從過去停車拍照式的走馬觀花到強調旅游的休閑性、參與性,豐富的溫泉、漂流資源,以及嶺南茶田,外加美食天堂的美譽,令廣東比其他南方省份更具吸引力。
梅州:“千年古城 世界客都”
圍龍屋、客家山歌……在梅州考察雁鳴湖、葉劍英紀念園、客家公園等主要景區景點的過程中,記者了解到以客家文化聞名的梅州近年來把旅游業作為先鋒產業來培育和發展,圍繞“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發展定位,以大產業、大規劃、大項目、大營銷促進大發展的理念,著力打造閩粵贛“千里客家文化長廊”和市內“百里休閑長廊”。
“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旅游品牌以“三館一節一劇”為重要載體(葉劍英紀念館
、黃遵憲公園、中國客家博物館、客家文化旅游節、拍攝一部反映客家先民大遷徙歷史的電視劇)。目前,梅州市有梅縣客家山歌藝術之鄉、大埔縣茶陽鎮花環龍藝術之鄉、平遠縣船燈舞藝術之鄉等7個省級藝術之鄉。
培育市場,整合尤為重要
北京市旅游行業協會旅行社分會秘書長王嵐認為,廣東匯集了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近幾年交通進一步趨向便捷,這為打造深度游創造了很好的條件。目前,北方入粵游的傳統路線仍主打廣州、深圳
、珠海
,粵東與粵北的旅游市場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因此,旅游線路與產品的整合顯得尤為重要。
據悉,北京地區有5家旅行社參與此次的采風踩線活動。考察結束后,和平國旅旅行社已制定了5晚6天包括梅州在內的入粵組團計劃,將于月底成行。
文章來源:北京參考網 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