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點:各地端午旅游市場普遍遇冷
- 時間:2010-08-07 22:00:17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首個端午小長假結束,各地旅游市場由于高考沖撞,地震影響,及旅游產品不成熟的原因導致,普遍呈現長線遇冷的景象,打破了旅游市場逢節必漲的慣例。同時,中短途周邊游有所升溫,旅游業仍在進一步探索中前進。
廣東:旅游市場全線遇冷
昨日是端午節,也是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被列為法定節日的第一年。晴雨不定的天氣、全國高考的“偶遇”等等因素,讓首個端午小長假的佛山旅游市場有點冷,打破了旅游市場“逢節必漲”慣例。
在傳統節日端午節,都保持著賽龍舟、吃粽子等民俗。玩的、吃的、喝的一網打盡,對旅游業來說,應該是市場發展的良機。然而,記者昨日從佛山部分旅行社了解到,旅行社鮮有推出端午主題線路,產品格局還是以短途線路為主,各種長線產品都是應季旅游常規線,并非針對端午特意設計。
就旅行社收客情況統計來看,6月7日至9日發團的長線游、短線游、出境游預訂全線遇冷。據介紹,端午旅游市場打破了“逢節必漲”的慣例,目前的市場報價非常便宜,和五一期間相比,目前的省內短線、國內中長線的旅游價格出現10%左右的小幅下調,但報名、咨詢的散客數量仍寥寥無幾,企事業單位組織的包團出游也很少見。
今年端午旅游市場不容樂觀,據旅游業內人士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今年端午節正好與高考時間重合,社會關注點必然都集中在高考上,導致一些家庭出游的人群興致不會太高。
另外,由于湖南、貴州、廣西各省區遭受洪災,連綿的雨季也影響了不少人們的出游計劃,省內剛剛啟動的漂流市場也大受影響。
山東:端午旅游暫遇冷 市場潛力待深挖
首個端午節小長假在匆忙中謝幕了。記者通過幾天的采訪發現,端午小長假呈現出全省旅游“遇冷”的局面,即使近郊游、自助游有所升溫,但仍未出現五一、清明節的火熱景象,旅游界人士呼吁,如何更好挖掘端午等民俗節日旅游市場,亟待社會研究。
節日期間,記者發現各地景點游客人次增長不明顯。在青島,青島海底世界6月7日、8日兩天接待游客1.7萬人次,游客以省內為主,相比五一、清明,人數偏少。在濟南,九如山景區7日至9日接待游客近2萬人。在濰坊,青州仰天山景區7日、8日兩天接待游客近5000人,游客以省內自駕游客為主。在泰安,泰山景區7日至9日共接待游客3萬余人,團隊游、自駕游人數增長明顯,景區推出的“天佑中華———登泰山祈鴻福”特色主題活動成熱點。在煙臺,全市35個旅游區點6月8日共接待游客19.02萬人次,市民多選擇附近景區點出游,周邊休閑游產品受歡迎,僅煙臺市區濱海景區和龍口南山景區就接待6.5萬余人。
與此同時,各旅行社也遭到“冷遇”。山東省中國旅行社節前推出了十余條端午旅游線路,游客響應者無幾。齊魯孔子文化國際旅行社推出北京、西安、杭州方向的幾個線路,情況也不理想。濟南國信旅行社3天組團人數約300人。而各旅行社結合端午節民俗,開發的富有特色旅游產品線路也不多。
記者還從有關方面了解到,端午節期間全省客流方面增長平穩,并以中短途為主。6月6日至8日,長途汽車站共發送旅客人次約19萬人次。相比五一小黃金周,端午節客流更趨平穩,省內旅游城市及200公里以內的中短途線路旅客較為集中。
“今年端午節旅游遇冷,是地震、高考、中考等多重因素所致。而這次小長假也給我們提出了新課題。”山東大學旅游管理系王晨光教授認為,今年開始的小長假旅游,促使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加速轉變,自助游、逍遙游更加火熱。旅行社面對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等民俗節日,要注重開發將傳統主題和民俗特色相融合的旅游產品。而景區要適應旅游這種轉變大趨勢,注重增強產品的愉悅度、體驗性,提高游客的主動參與度。對消費者而言,如何更成熟而理性地面對周末假日旅游,顯得尤為關鍵。
端午節期間,位于濟南南部山區的世際園景區內的幾十個風格各異的游樂項目吸引游客近2萬人。據悉,該景區今年五一開業,是繼金象山東方樂園后,南部山區出現的第二家主打游樂項目的主題樂園。
太原:首個“端午”小長假旅游遇
受高考、旅游產品不成熟等因素影響,首個“端午”小長假期間,太原市民出游積極性不高,與之前兩個小長假相比,旅游市場明顯遇冷。
“清明、五一是兩個小高峰,端午節卻是個小低谷。 ”山西康輝旅行社經理王亞萍說,即使與平常雙休日相比,無論是散客,還是組團,端午小長假期間也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市場只能用平淡兩個字來形容。”
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康輝旅行社并非個案。據山西龍之旅旅行社介紹,放假第一天,他們只接到散客100多人,從預訂情況看,這個小長假的接待量大概僅能占到平時雙休日的三分之一。而另一家旅行社與上年同期相比,業務量要下降五成以上。
業內人士分析,端午節期間,市民出游熱情不高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受高考的影響;二是從習俗等軟性因素影響,人們似乎還沒有端午外出旅游的習慣和心理;三是多數旅游企業面對首個端午節小長假,沒有針對性推出端午節旅游產品,導致市民對出游缺乏足夠吸引力。
合肥端午客流“波瀾不驚”
首個端午節假期昨天結束,合肥火車站昨日以4。2萬人次的客流結束端午小長假。合肥的各大汽車站昨天客流與平常相差無幾。
記者發現,昨日下午,合肥火車站候車大廳客流涌動,在三天長假的最后一天里,返程高峰如期而至,客流大多是探親的返程客流。
據火車站客運車間負責人介紹,火車出行因為價格便宜、出行時間穩定,客流一直居高不下。連續三天的假期客流,合肥火車站一直是高峰運輸。假期第一天,火車站客流就達到40600人次,客流比平日翻番。端午節當天客流也有3萬多人,昨日火車站客流又攀升到4。2萬人次的高峰客流,比平日翻了一番。
為了緩解售票廳壓力,合肥火車站售票大廳的窗口昨天全部打開售票,前往蚌埠、阜陽、蕪湖等地的中短途火車票一度只有站票銷售。預計從明日開始,火車站的運輸客流將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
不過,合肥各大汽車站三天的客流一直沒有高峰,只是比平常提高了約兩成。
合肥運管處客運科負責人介紹,今年端午小長假的客流沒有“五一”“清明”小長假客流火爆,但是比去年同期增長20%左右,三天的客流共計23萬人次。小長假客流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今年受四川地震影響,許多旅游班線取消。加上今年端午節遭遇高考,同時中考也已經臨近,所以很多家庭取消了出行計劃。
預計,隨著長假的結束,商務客流將開始恢復,加上高考、中考學生放假,將會出現學生旅游客流高峰。
京郊游人數比周末漲五成2008年06月10日03:11 [我來說兩句] [字號:大 中 小] 來源:京華時報 本報訊(記者高昂)昨天,記者從北京旅游集散中心了解到,端午節小長假期間,雖然游客量遠不及五一小長假,但京郊游人數與平時周末相比上漲五成左右。
據介紹,端午節小長假期間,京郊旅游線路受到關注,包括游覽八達嶺長城的“世界文化遺產游”線路,端午節首日收客480人,端午節第二天收客700人;清東陵、司馬臺長城等旅游景點的“假日休閑游”線路,端午節小長假首日收客94人,第二日收客252人。
貴州:端午小長假 進賬4.66億略有下降
全省接待游客183.65萬,省假日辦未接到旅游安全事故報告
金黔在線訊 昨日是首個端午小長假的最后一天,盤點三天假日,我省端午旅游市場雖受四川地震影響,在旅游接待人數、旅游收入等指標上比起上個月的“五一”小長假來說略有下降,但整個假日期間,全省旅游行業積極營造了“健康安全、和諧有序”的旅游環境。
據省假日辦匯總九個市州地假日辦的信息統計,端午小長假三天全省共接待游客183.65萬人次(其中入境游客2839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66億元。全省主要景區(點)共接待游客52.67萬人次,門票收入810.4萬元,景區綜合收入共9801.58萬元。其中,赤水旅游區、黃果樹旅游區及巴拉河旅游區分列旅游收入前三位;游客接待人數前三位則由赤水、巴拉河及鎮遠下氵舞陽等景區奪得。
全省旅游星級飯店平均出租率為55.75%。民航、鐵路及公路運力情況方面,民航累計進出航班302班次,增加航班24架次,進出港旅客共27756人次;鐵路累計接送旅客共15.39萬人次;公路客運累計運送旅客共386.53萬人次。
此次,端午小長假游客選擇出行更多側重于短線游、城市周邊游、回鄉探親游等。隨著個性化旅游不斷發展,在團隊游的基礎上,我省自駕游、自助游、無景點旅游等散客游市場也日趨成熟而進一步擴展延伸。
端午小長假期間,省假日辦未接到旅游安全事故報告,僅接到游客投訴1起,涉及旅游車輛出現機械故障影響行程,當天就已及時協調、妥善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