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好幾道風景的胡志明市
- 時間:2010-08-07 21:59:18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胡志明市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古為真臘地,17世紀前這里一直遍布森林、沼澤、湖泊,17世紀70年代納入越南版圖,稱西貢(Saigon),80年代大批華人遷入,并定居在堤岸。1789年以后,出現了70年的安定和繁榮時期。1859年被法國占領,后成為法屬印度支那的首府。1941至1945年處于日本控制之下,1945年分為南北兩部分后,西貢又成為南越的首都。1975年全國統一,為紀念胡志明,改名為胡志明市,不過當地很多人仍叫它的舊稱。如今胡志明市成為越南第一大城市,也是越南最現代化的城市。近年經濟發展很快,大型購物中心、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
綠樹婆娑,熱鬧喧嘩,摩托車呼呼而過,色努悠悠而行,穿白色奧代校服的女中學生是越南的一道風景,在胡志明市就更常見,每逢上學下課,路上就飄著一串串一群群的白色奧代——中學生多是騎自行車。大早,披著黃袍的小乘佛教徒赤著腳捧著銀碗沿街化齋;市場里終日人頭涌涌,蔬果魚肉琳瑯滿目,魚腥里夾著花香;頭戴斗笠手拎竹籃足踏拖鞋全成了拍攝的焦點;入夜街頭露天餐廳飄來陣陣咖啡香;西貢河畔霓虹閃爍,照著用大網捕魚的人……構成一幅幅濃濃越南味的風情畫。
街頭的面包攤檔擺著的法國面包條香噴噴黃燦燦,別以為這是在法國。從帶別致小陽臺的民宅,到華麗非凡的市政廳和博物館、歌德式的紅教堂,還有與紅教堂一路之隔的黃色外墻的郵局,都充滿了歐陸情調。特別值得一看的是郵局,拱形的窗框勾著墨綠的邊,里面更是令人贊嘆,高大寬敞的內廳穹狀的天頂是墨綠色的拱架,兩列柜臺上方十多把吊扇從高高的天花板上長長垂下,不緊不慢地轉動著,是個休息購物(郵票和明信片)的好去處。
中國特色也隨處可見。大乘佛教由中國傳入,城里遍布著數十座大乘佛教廟,其中最古老最著名的要數覺林寺和玉帝廟,是游人的觀光點,不過我們看來就比較一般了。堤岸至今仍是華人聚居地,屬于第5郡(相當于我國的區),也稱中國城,處處可以看到夾雜著漢字的招牌。越南有100萬華人,其中50萬聚居在胡志明市及其周圍,他們多數來自廣東和福建,最常聽到的是廣州話。原以為這里遠離中國大陸近2000公里,廣州話會有很大的變異,但我這個土生廣州人卻沒料到,這些從未踏足過中國的華人講的是一口地道的廣州話,而且詞匯也很現代,原來他們天天看香港的中文電視,是無線電波把地域拉近了。華人之間是很抱團的,每個地區都有華人的同鄉會,會長證書明顯地掛在客廳或餐館里。相對而言,華人較為富裕,東安街市一帶華人店鋪林立,貨架上中國貨不少。
市內有近十個博物館和紀念館。位于一個花園內的統一會議堂最初由是法國人建造的法國總督府,后來被炸毀了,又在原地重建。從1954年到1975年是西貢政權的總統府,稱為獨立宮,也是南越政府宣布下臺的地方。地下室是當年的作戰指揮部,一樓二樓有多個接見廳,陳設為越南風格,但大廳正中的圓地毯上卻是精美的中國圓壽字。三樓是一間小戲院和一個直升機機場,從頂樓放眼過去,成片蔥郁的樹林,一條寬闊的林蔭大道,淡藍色的玻璃幕墻高樓探出了腦袋。附近的戰爭博物館也是游人常去的地方,展品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