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霞景區將擴大10倍 資源整合以丹霞山為龍頭
- 時間:2010-08-07 13:33:23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景區新看點
據介紹,丹霞山管理范圍將由之前的20多平方公里擴展到292平方公里,游覽面積也將隨之擴大。
巴寨景區
據了解,有望最早與游人見面的巴寨景區位于丹霞山的邊緣地帶,為丹霞山最高峰。巴寨經歷代土王、盜賊修繕,成為粵北戰亂時代著名的天然堡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丹霞地貌的特點是頂平、身陡、坡緩,而巴寨正是這類地貌的典型代表。
韶石山
韶石山則位于丹霞山東南約10公里處,與丹霞峰遙遙相對。相傳舜帝南行經此地登山而奏韶樂,動聽的樂曲使周圍的山石也為之動容,韶石山因此而得名。韶石山有一條古道,是古代嶺北經韶州去廣州的必由之路,因此韶石山在唐宋時期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唐代的韓愈在游覽完韶石山后就曾寫下“曲江山水聞來久”的詩句。
姐妹峰
位于錦江邊的姐妹峰則恰似形影不離的倆姐妹,神形惟妙惟肖,仿佛一對少女正含情脈脈地迎送來往游人。
申遺思考:申遺成功是榮耀也是責任
網友“北大碩士”在韶關當地一個網站上發帖:“申遺成功對于丹霞山來說,意味著知名度和創收效益的翻番。但這個金字招牌就真的是一棵"搖錢樹"嗎?申遺成功后,素質良莠不齊的游客大批涌至,怎么樣保證這個全人類的遺產不受破壞?自然景觀,一旦遭到破壞不是人力所能修復的。被列為世界遺產,不僅僅是榮耀,更是一種沉重的責任。”網友“上海往事”對此表示贊同:“如何完整地把這份寶貴遺產完整地交給下一代,是我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表示,有些地方,申報世界遺產的時候很積極,申報完了就不積極了。原因可能是申報上了,游客多了,門票高了,坐地收錢就可以了。有時,“申遺”效果并不能立竿見影,熱情馬上從沸點又降到冰點。
這些現象的根源,主要在于對申報目的的不理解。我們為什么申報世界遺產呢?是因為它們很重要,要保護好留給后代。
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們,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拿來賺錢。
別讓丹霞山生態“孤島”化
高興之余,一些長期關注丹霞山發展的專家卻冷靜地提醒,丹霞山周邊大量種植的桉樹、油茶等經濟林作物已經逼近丹霞山景觀控制帶范圍,原有的天然林被替換成油茶、桉樹等人工林后很可能造成生態效益下降。
“天然林的保護生態多樣性、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避免土地荒漠化方面的突出優勢不是人工林所能比肩的。”“丹霞山周邊的各種大規模的經濟作物種植如若繼續無限制地發展,很有可能對大丹霞地區的生態鏈條造成破壞。”
因此,有專家呼吁政府應該對大丹霞周邊“去森林化”大規模種植油茶進行可控式發展,避免造成丹霞山生態“孤島”化。
資源整合以丹霞山為龍頭
丹霞山是廣東自然風光旅游之中的龍頭。申遺成功后,丹霞山管委會正雄心勃勃地開展資源整合計劃,試圖改變廣東各著名旅游景區各自為政、零散應對市場的局面,從而將廣東旅游航母推向全世界。
“廣東自然景觀資源最突出的是山川海洋,因此作為廣東名山之首的丹霞山可以與江門的上下川島、陽江的閘坡、海陵島相結合,推出"山海經"線路。我們還設想通過與世界自然遺產的開平碉樓連線,推出"神碉霞旅"線路。”(卜瑜通訊員侯榮豐、劉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