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久久精品视频-日韩久草视频-日韩久草-国产成人短视频-国产成人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 在首爾感受韓國人的熱情和真誠

  • 時間:2010-07-27 16:45:24  來源:愛旅行網  作者:愛旅行網

首爾本名漢陽,后來改叫漢城,本是一座完全模仿中國的城市而建的都城,是歷史上朝鮮王國的首都。今天的韓國人忌諱“漢城”這個名字的殖民色彩,于是把首都的中文名字按照音譯改成了“首爾”。

好幾年前,有一次從東京坐飛機回北京,在空中路過一片燈火璀璨的城市,空姐說那就是漢城,在我的印象中,漢城好大,到處都是光亮。 說起韓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美腿和長靴,然后是那些情節拖沓的韓劇,還有伊伊呀呀的韓國話。前些天出差去首爾,公務在身,沒有時間系統地體味這座城市,不過因為這幾天里接觸了好多韓國人,幾天下來,對它也算有了個一知半解。

到首爾是中午,打了輛車從仁川機場去酒店,路沿著漢江南岸逆流而上,一直通向市區。首爾這座城是沿著漢江兩岸延伸開的,比較細長,不像世界上其它那些有河流流過的大城市,首爾雖然有漢江串過,它的繁華卻根本不是圍繞漢江展開。

江邊的南北岸各修了一條路,這是城市的主干線,有點類似長安街或是平安大道的意思,在江和路的之間挺荒涼的,有的地方是一片沼澤,有的地方則是街心花園似的場所,江邊停著好多條鴨子形狀的腳踏船──我原以為這種幼稚的東西只有在玉淵潭或北海才能看到。江兩旁的建筑幾乎都是樣子很普通的住宅樓,一水的白色,給人的感覺似乎這個城市很樸素,沒有繁華,和我從天上看到的首爾太不一樣了。 首爾沒有楊樹、柳樹,它的街道兩旁全是銀杏和楓樹,所以剛好這個季節是葉子變黃的時候,整個首爾都是金黃色的,落葉鋪滿了人行道,特有秋天的感覺。 江的北邊是古代漢城的發源地,自然老房子多一些,街道窄一些,給人的感覺很像日本,無論是城市的規劃還是街頭的景致,都很細致,很東方。

我周六那天遛達到江北的“胡同”里,發現好多家的房子都是木結構的,甚至是完全傳統風格的,據說這一帶的房子很值錢,一般的百姓,一輩子都不可能有錢買一套這里的房子。 江的南面就不一樣了,這邊大概是比較后發展起來的區域,街道大多筆直寬闊,建筑也都比較粗線條,有很多高大的寫字樓,很多新的建筑,這邊的住宅樓全是一幢幢的大板樓。

江南面的街景,更像中國的大城市,或者可以說,實在是太像中國了。 到了晚上,所有的招牌全都亮了起來,無論是大街上,還是小巷里,無論是大商場還是小店鋪,都有自己精致漂亮的燈箱照片,橫豎錯落,往往是越到小巷里越亮,因為那里的店鋪小,燈箱更集中。夜晚的首爾流光溢彩,這時候我才把它和我當年空中的那一眼聯系了起來。 在韓國同事的推薦下,我去參觀了朝鮮王國的皇宮“景福宮”。景福宮徹底打破了我對皇宮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參觀過故宮,凡爾賽宮,還有日本天皇的皇居,假如和這些宮殿比起來,景福宮實在是簡陋得可憐,前前后后只有四個殿,而且都很小,宮殿之間的地面沒有磚,只是土。

最后面有個花園,規模甚至不及我家小區里的街心公園。倒是每個殿上都有塊匾,寫著“勤政殿”之類的中文,連景福宮的后門都叫做“神武門”,活生生一個故宮的簡化版。 在景福宮門口的韓英中日四國文字的介紹中,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控訴“日本帝國主義”對宮殿的破壞暴行,使用的詞句都是“逆行”之類的敏感字眼,就連日本人曾經在景福宮前面建了個樓,也被列入了“日帝”的罪行之中,說日本帝國主義的樓嚴重破壞了景福宮的景觀。

由此,深深感受到大韓民族的民族自尊心之可敬,他們不會像中國那樣,為了些經濟上的利益,對歷史做出回避或妥協。 景福宮的后面就是青瓦臺總統府,青瓦臺建在“北山”腳下,座北朝南。本來想進去看看盧武炫總統生活戰斗的地方,可是門口戒備森嚴,別說參觀了,連站在街對面照張相都引來了好幾個警察。 從景福宮出來,我遛達到附近的老街區,它坐落在一處丘陵之上,要從一條很陡的小巷上去。胡同里的房子有些很像中國的四合院,房子是木結構的,有微微翹起的房檐,有的家房上還有中文的對聯;另外一些房子是兩三層高的,像日本的民居,就是類似機器貓里康夫家那種院子。偶爾也有街坊大媽們在胡同里相遇,興奮地聊著什么。 明洞是首爾最富盛名的購物區,差不多算是市中心的中心了。

在首爾,好像每個地方都叫什么洞,基本上相當于北京的“知春里”、“松榆里”之類的概念。明洞是由幾條橫豎交織的巷子組成,店都比較小,東西大多不貴,招牌掛得眼花繚亂。我實在沒有什么購物的天賦,本來想跟老婆買點衣服什么的,看了兩家店發現靴子才一萬五韓元(相當于130元人民幣)一雙,就怕買了假冒商品,想想還是算了吧。 電視新聞上一說起韓國,就經常是好多市民跑到市政廳前的首爾廣場上示威游行什么的,我慕名也去看了看這個廣場,結果還真碰上了一起示威,整個廣場上都是一樣馬甲的人,舉著旗子,好像都挺激動的,前面還有個人在講話,擴音器把聲音傳到幾條街外。 我靈機一動,讓對面酒店門口的服務生給我大致講了講,原來這些人是工會的會員,跑到這來抗議政府的政策。這還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一個自由民主國家的群眾示威,我鉆進人群中,切身感受一回人民的能量,雖然根本聽不懂他們在喊什么,但是真想也跟他們一起吶喊。 我好羨慕韓國人,能大聲喊出自己的心聲,假如是我對政府不滿,我舉個旗子跑到天安門廣場上,那么會發生什么呢?想不到首爾廣場上的群眾示威,成了我這次韓國行中最難忘的風景。

韓國的同事都說我長得像韓國人,難怪來時的飛機上空姐偏跟我說韓語,還發給我韓文的入境登記卡。像韓國人卻不會說韓語,才是我最要命的問題。 一進商店,人家就熱情地用韓語給我介紹這個介紹那個,弄得我無所適從;在大街上,碰到上來問路的老大娘,多虧了我跟同事學了句“HanKucMal MoTeYo”(我不會說韓國話),無數次地發揮了作用,一般我說完這句話,對方都會先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然后哈哈大笑“MoTeYo! MoTeYo!”(意思是“哈哈,你不會韓國話呀!”) 韓國人給我的印象很好,他們的性格似乎有點像咱們的東北人,他們很熱情,很主動,很少有人會拘謹。

同事們普遍都對我的年齡和婚姻狀況很感興趣,他們總是上來就開門見山地問這些他們好奇的問題。 我的同事們除了帶著我去吃韓國飯、拉我去抽韓國煙,還一伙人把我帶到休息室,挨個兒問我他們關心的關于中國的問題。 不過他們的熱情也鬧了個笑話。早上我到公司,一個小姑娘問我:“Do you have blackboast?”,我沒聽懂,她又說了一遍“Do you have blackboast?”,我還是沒聽懂,挺不好意思的,心想怎么自己的英語詞匯量還不如一個韓國小姑娘呢? 沒好意思說自己沒聽懂什么是blackboast,想反正這詞兒我都沒聽說過,我肯定沒有這東西,就說“No, I don't have blackboast.”然后小姑娘扭頭走了,過了一會,端來一個熱騰騰的大豆包,說“You don't have blackboast, so this is your blackboast!”我這才明白過來,原來blackboast就是breakfast。

我早上吃得飽飽的來的,這下傻了,又沒好意思說是我聽錯了,一個勁兒謝謝人家,生又把一個大豆包給塞進肚里了。 就像中國人都對韓國的事物很向往一樣,他們好像都對中國很感興趣。他們中的不少人都在上中文培訓班,其中有幾個已經能用中文進行一些復雜的對話了。還有個女孩已經在望京買好了房子,準備過兩年就搬到北京來住。

說起中國的電影明星,鞏麗、章紫怡、梁朝偉、張曼玉,全是如數家珍,說的比我還溜呢。 他們問我中國的年輕人流行什么。這個問題好大,每個人都睜大期待的眼睛,似乎希望我能給出個全面科學的論述。而我想了半天,告訴他們:中國現在最流行的就是韓國。 我也不忘抓住機會做了個政治問題的訪談,我問他們:現在北朝鮮成天在試射導彈、核武,周圍的國家都很擔心,你們離朝鮮這么近,你們擔心嗎? 出乎我的意料,所有人都笑了,他們告訴我他們一點都不擔心,他們覺得中國呀、美國呀、日本呀成天為這事兒發愁,是件很可笑的事情,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和北朝鮮同屬一個民族,他們有相同的血脈、相同的文化,朝鮮人不可能用導彈來打他們的,早晚有一天他們會統一的。 說起這些,他們挺激動。

韓國人無意中用他們最善良的情感,給我上了一節民族統一的理論課,我似乎明白了為什么當全世界都孤立朝鮮的時候,韓國前總統金大中卻因為對朝鮮實行陽光政策而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愛旅行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